1

小故事分享—你是一粒沙

2  

有個自以為是的年輕人,

3

畢業後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4

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感到非常失望。

5   

痛苦絕望之下,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6  

這時,正好有一個老人從這裡走過。

7  

老人問他為什麼要走絕路,他說自己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並且重用他。

8  

老人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看,

9  

然後就隨便扔在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

「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

10  

老人沒有說話,接著又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

11  

也隨便地扔在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

「這當然可以!」

12  

 


小故事觀點分享—你是一粒沙

有個自以為是的年輕人,畢業後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首先,年輕人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最大主因並不是他自以為是的態度。而是以觀念為起點的錯誤。

從這一段可看出他無正確的職場倫理觀、無正確的人生觀、無正確價值觀,進而衍伸出他自以為是的心態。

第一、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理想工作。當你改正自身態度的那刻起,任何工作都可以是理想工作!

第二、句中有提到年輕人畢業後一直找不到理想工作,也就是說他一心以為只要有好文憑、畢業後就可以有理想工作給他做!

第三、把理想工作的理想二字撇除掉就是,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便是你能力不佳、甚至低微,連理想工作是用態度去創造的也不曉得。

第四、不清楚自身能力價值有多少,於是他過於高估自己的身價。

 

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感到非常失望。

年輕人的自以為是在這句裡表露無遺。這是一名很可憐的年輕人,其實有很多孩子和這名年輕人一樣,真的以為自己有才卻總被裁。這和小時候人們說的不同,他們說用心讀書拿好學歷將來就可以賺大錢!於是孩子便盲目認真讀書,就為了要拿好文憑。但,台灣教育眾人皆知是灌模教育,實用性根本不大。因為孩子只學會了複製課本上的知識,學了二十幾年後依舊無法融會貫通。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們只是「努力看」書,而非「用心閱讀」書。

所以年輕人會失望也是應該的,這樣的孩子會有種被家庭遺棄、被社會遺棄的感受,被大眾欺騙的感受。

孩子自己要記得一句話,「失敗的父母『教』不出成功的孩子。」但孩子可因「自身有所覺悟」而開拓出一條成功的道路。並不是說失敗的父母不會有成功的孩子,差—很—多。

如果他們總說「聽我的就對了!」如果聽他的就對了那為何父母如今還是爾爾?又或者是他們會拿「過往的經歷」對孩子說,想當年我多成功劈哩啪啦諸如此類的!那些是過往而非現在。

但,人要學會面對「現實。」何謂現實?就是面對你現有的真實、真實的自然!而非什麼人心險惡的現實!人心險惡叫做「人性」而非現實!年代會增加、時代會改變、世界的腳步會不斷向前這就是現實。

許多父母總會拿「過往的經歷」對孩子說著說著,為何父母經常如此?因為他們「拒絕接受的心態」、狹隘的心靈、堵塞的心胸。那孩子的確就是活在「當代」而非你們以往的時代,孩子無法深刻體驗到你們的過往為何還要去逼迫孩子接受?

那孩子其實在和父母說明新的科技、新的知識時也要記得,一個再怎麼年長的人,他也會有著一顆如孩童般的心。父母沒有興趣也不用逼迫他接受,但可以用善誘的方式讓父母明白一件事...這些新的事物不會對你的過去造成任何傷害,他們會因害怕而拒絕接受新的事物。

而「包容」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會的一門功課,只有包容可以讓你放下心中的成見,進而開拓眼界、擁有遼闊你的心境,你會發現這世界的更多面貌。不要因為自己害怕受傷的心而去傷害身邊試圖和你分享的人。

一個成功的孩子是會願意包容身邊所有錯誤的,以及那些曾經教導他錯誤的人們。

成功,是要為了這世界貢獻更多和提拔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痛苦絕望之下,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裡又可以看見年輕人面對生命的態度是如何了。一個遭遇到挫折就尋短的人,面對自身生命的態度是不尊重、不重視。一個連尊重自己、重視自己生命都不懂的人,還渴望社會承認自己?是自私。

由這裡也可看到此人觀念偏差、態度也為極端偏激,也難怪沒人敢錄用了。


這時,正好有一個老人從這裡走過。

是轉機嗎?老人是誰?


老人問他為什麼要走絕路,他說自己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並且重用他。

老人可以是路人、也可以是年輕人對自我的談話。

年輕人依舊我質,依舊看不見自身的根本問題,實屬盲目。

再來,從這裡又可以看見一個眾人經常會有的通病。

為什麼成功就是要得到外界的認同?綜觀世界上許多哲學家、科學家等後來被世人引為典範的那些偉人,在他們成功證實自己的理論以前全世界的人皆說他們是「白癡、神經病、瘋子、天方夜譚!」等諸如此類的唾棄話語。

而一旦他們成功製造、創造、發明等等許多神奇的事物時,人們又改口稱讚地說「人類的智慧是所有生物中最高等的!」那先前的唾棄態度跑哪去了?自稱高等生物的生物總是矛盾來矛盾去呢。

你說,若大眾本身是盲目的,盲目的眼光連帶著盲目的評論、盲目的話語,那!博取眾人認同一事還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嗎?對盲目(糊塗)的人認真「你就輸了。」

如果那些偉人們也都跟年輕人一樣說什麼因為沒人認同我所以跑去尋死的話語?那偉人都不偉人了。

另外,學校若是說明到諸如此類的偉人傳記的時候通常會對學生說,所以這讓我們看到「毅力的重要性」。

那在這裡自在必須要說,毅力固然重要,但那並不是偉人們有所成就的最大主因。

要成為一名哲學家、科學家等許多成就卓越的人士,他們的目光絕不如此短淺。

就在他們成功前便已明白「忽視盲目使我不隨波逐流」。

也就是說,大眾是盲目的我心裡早已有數又怎麼會去在意那些盲目的言論呢?

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將我所應完成的目標,竭盡所力的去完成它。

這就是正確且完善的工作態度。


老人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看,然後就隨便扔在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

由這裡可看出老人的智慧,老人一眼就看穿年輕人的問題並引導他至正確的行道上。

不過,在這裡又可以看到年輕人的自我設限心理有多深厚。

從故事開端到現在,他一直將自己關在一個極度密閉的空間裡。也就是自封、自限、自以為。

有許多常以自身為起點的名句敘述,例:「愛人前首要學會愛自己」、「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等等的句子無不在告訴我們...當你無法完全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自身時,無論你對他人付出再多再多則皆屬「虛偽!」

也許有的人會這麼誤解,愛人之前先愛自己這樣不是很自私嗎?不,自私的是你看待此句的心。

一件相同的事常會因個人心靈設限程度而產生不同種的意涵。若是將此句看作為「這樣很自私耶!」那這就是狹隘的心靈致使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也跟著狹隘起來,也因此智慧領悟力有限。

擁有一顆遼闊、不受限的寬廣心靈,你的眼光也會跟著遠大,如此環境也就更加無邊無際了。


再來,沙子平凡嗎?嗯,它也許真的很平凡。

但人們也很常將平凡的直接解釋為「不重要的」,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心態。

能夠在平凡的業務中以力求佳績的態度去完成它,那就是不平凡。

而年輕人,連這麼樣的一個平凡沙子都可以將他打敗,那他在面對平凡以上的業務時?老闆都哭了。

一遇見難題就是劈頭說「不可能!」連稍微想像辦法的能力都沒有,也難怪失業就要尋短了。

有個東西叫做「積沙成塔」,任何一個再怎麼平凡的渺小機會,懂得一一把握的人!就能夠將這些一粒沙累積成一座塔!現在是不是越來越能夠明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實屬正常了呢?

再說一次,理想工作不是用找的,儘管你再怎麼摸怎麼找也無用!因為理想工作是憑藉著你的處世態度而來的。連基本人生態度都沒有還渴望擁有理想,那就是妄想。


老人沒有說話,接著又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也隨便地扔在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這當然可以!」

這又再次說明了年輕人的目光短淺,積沙成塔的道理他不懂、不懂得把握機會,卻想輕易撿起珍珠。

最平凡的事物都無法克服就只看著眼前的珍珠說著「當然可以!」

學歷,也許可以使其被僱用的門檻低了點,但態度才是決定你是否可長久發展下去的關鍵。

態度不佳的員工,可是會被一傳十十傳百的,最終走上被封殺一途。

學校教孩子背成績,卻未教導孩子應有的倫理觀、道德觀,以致於孩子無法擁有一個正確的基礎態度。當然,也是會有聰明的孩子自己領悟得到態度的重要性。

在這個全面要求國英數理高分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環境下,孩子不懂得倫常真的是孩子的錯嗎?是否能有人願意深思這可怕的問題呢?孩子背,也只是背出高分、背多分,真的實際要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講解出另一套邏輯,真的可以、真的能夠融會貫通才是一個真正完善的求學態度。

若是孩子今天考了全班最低分六十分,但那六十分是他融會貫通的總分數呢?相較於其他孩子考了九十分、一百分卻都是背來的、複製來的、剪貼來的。那應該要為六十分的孩子感到驕傲,因為他真的懂了,而不是為了得到高分去背出一番好成績。

 

「依循大眾腳步而行,是盲從。」


培養孩子擁有面對問題獨立思考解決的能力,他才能夠真正擁有明辨什麼是非理、什麼是真理的能力。


自在祝福各位平安健康、心寬無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 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